您好,欢迎来到衡荣清铝单板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

新闻中心

天津铝单板生产厂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城的恐龙化石是什么时期的动物)

发布时间:2023-03-16 17:14:04 人气:8 来源:铝单板厂家

天津铝单板生产厂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城的恐龙化石是什么时期的动物)

作者 李敦景山东诸城市开展了三次恐龙化石的野外勘探、发掘、室内修复与装架和研究工作除了1964年我没参加之外,第二、三次都参加了!作为一位参入者感到十分荣幸,诸城产出如此之多的恐龙化石的确令人震撼!同时也引起了我许许多多的思考,例如:对晚白垩世,特别是王氏群地层,其地质,地貌,生态与环境,以及诸城恐龙是如何消失的?诸城地区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哪些?等等,虽然,这是自己恐龙工作实践中悟出的不一定准确的思考,但是,我认为应该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最起码能给研究地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特别是恐龙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些参考。

因此,今天借这次学术会议,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龙骨涧全貌一、对诸城恐龙化石埋藏情况概述山东诸城地区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经过三次恐龙化石勘探与发掘,发现恐龙化石点数十处,产出恐龙化石若干,其中鸭嘴龙类化石产出量最多,其赋存恐龙化石集群丰厚的点,其宏大的规模,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专家组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诸城恐龙化石群规模之大、保护之完好无与伦比,是令人震撼的地质奇观!。

要说明白我所思考的问题,首先,我把诸城恐龙资源的埋藏情况及研究成果向诸位简单地有重点地做一概述:诸城恐龙工作是从1964年开始的自从1964年在诸城龙骨涧发现一件完整的鸭嘴龙胫骨以来,便掀起了诸城恐龙工作史的第一页。

1988年开始了第二次恐龙工作,先后在枳沟镇侯家屯和库沟以及龙骨涧(“巨型山东龙”产出点以东)进行了勘探、发掘和研究这两次勘探和发掘与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产出了:鸭嘴龙类、食肉龙类、龟鳖类甲片和鳄类甲片以及蚌类化石。

经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先生研究命名的有“巨型山东龙”和“诸城霸王龙”。经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喜进先生命名的有“巨大诸城龙”。

胡承志先生命名的“诸城霸王龙”

“巨型山东龙”骨架

“巨大诸城龙”骨架诸城地区第三次恐龙工作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一年,我们在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喜进先生和徐星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勘探、试掘和发掘了几十处恐龙化石点,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藏家庄、库沟和龙骨涧恐龙化石发掘点的情况。

因为这里目前是诸城恐龙化石埋藏最为富集的地方,最能说明问题,最具有代表性臧家庄正式发掘从2008年3月26日开始臧家庄位于诸城市西南方向约15华里经过一年多野外和室内工作,产出恐龙化石若干经初步鉴定有:鸭嘴龙类、食肉龙类、角龙类、甲龙类和虚骨龙类,同时产出的还有龟鳖类甲片和鳄类甲片以及蚌类化石,但是,仍然以鸭嘴龙类最多。

最值得提及和引起关注的,我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食肉龙类的牙床、牙、颚骨、肋骨、股骨、胫骨、后肢骨等;角龙类的头骨、颈盾、背椎、荐椎、股骨等;甲龙类的椎体等;虚骨龙的股骨等等。

臧家庄蟹子沟发掘现场经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恐龙专家赵喜进先生对鸭嘴龙类的研究,选择,装架起一具高11.3m,长18.7m的巨型鸭嘴龙,命名为:“巨大华夏龙”。

“巨大华夏龙”骨架

“巨大华夏龙”骨架图

“巨大华夏龙”产出点

“巨大华夏龙”产出点现场

“巨大华夏龙”头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恐龙专家徐星对该发掘点所产出的食肉龙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有3种暴龙,其中一具被徐星命名为“巨型诸城暴龙”(Zhuchengtyrannus magnus)。

它复原后直立身高约4米,体长约11米,几乎和霸王龙体型相当,成为迄今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下图是其产出点暴露出的化石和“巨型诸城暴龙”复原图

暴龙复原图

诸城中国暴露复原图另外,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恐龙专家徐星对该发掘点所产出的角龙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有3种角龙,其中一具被徐星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 (Zhucheng, China Kok-Lung)。

它的头骨长度超过180cm,宽度至少105cm徐星认为:“诸城中国角龙”的发现,动摇了角龙科恐龙分类学和演化关系的基础,证实了亚洲同样存在着晚白垩世的角龙科恐龙对于研究白垩世恐龙迁徙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

此前大型角龙类化石只在北美地区有所发现,而诸城大型角龙类化石出现,打破了恐龙学界关于亚洲没有大型角龙的猜测,并提供了许多关于非角龙科恐龙到角龙科恐龙形态转变的重要信息下图:臧家庄蟹子沟“诸城中国角龙”发掘现场和产出的颈盾以及复原图和头骨、颈盾图片(不同角度)

诸城中国角龙复原图

蟹子沟发掘现场

颈盾骨骼

角龙头骨

装架起的“诸城中国角龙”臧家庄发掘点地层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与、粘土岩互层夹黄绿色泥岩,所含化石层位多层,北高南低,倾角23度,我认为:其层位是上白垩统王氏群常旺铺组。

蟹子沟恐龙化石产地地层库沟发掘从2008年10月8日开始库沟位于诸城市西南方向约20华里经过一年多野外和室内工作,产出恐龙化石若干经初步鉴定有:鸭嘴龙类、食肉龙类,但是,鸭嘴龙数量比其它恐龙数量要多的多。

在这里还发现了一具较完整的纤角龙化石:有头骨、牙床、牙、颈椎、背椎、肋骨、肩胛骨、肱骨、尺桡骨、荐椎、尾椎等等,同时产出的龟鳖类甲片鳄鱼甲片和蚌类化石不多

库沟发掘现场

库沟暴露出的部分恐龙化石

库沟恐龙化石埋藏现场

库沟恐龙化石长廊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恐龙专家徐星对该发掘点所产出的恐龙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一具纤角龙在这么众多的鸭嘴龙集群埋藏中,竟然还有一具纤角龙,这真是个意外因此,被徐星命名为:“意外诸城角龙”。

“意外诸城角龙”的发现和命名具有很重要的古地理学意义,它表明了亚洲和北美在白垩纪晚期有着密切的联系。

库沟 “意外诸城角龙”埋藏现场库沟恐龙化石产地地层岩性为紫红色粉砂岩与粘土岩互层、夹透镜体状泥灰岩夹黄绿黑色泥岩最顶层紫红色砂岩,往下为粘土岩互层以黄绿色泥岩为主并夹透镜体状泥灰岩我认为:其层位是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

库沟恐龙化石产地地层龙骨涧发掘从2008年10月8日开始龙骨涧位于诸城市西南方向约20华里,在野外和室内工作一年多,产出恐龙化石若干经初步鉴定有:鸭嘴龙类、食肉龙类产出最多的还是鸭嘴龙类食肉龙类只有牙同时产出的还有龟鳖类甲片、鳄鱼甲片和蚌类化石不多。

龙骨涧恐龙化石产地地层龙骨涧地层岩性为灰白色砂砾岩与紫红色粉砂岩、粘土岩互层、夹透镜体状泥灰岩夹黄绿黑色泥岩,最顶层紫红色砂岩,往下为粘土岩互层以黄绿色泥岩为主并夹透镜体状泥灰岩,最底层夹黑色泥岩,应是“莱诸盆地”最底层的由淤泥形成的凝灰质岩。

我认为:其层位是上白垩统王氏群将军顶组或金刚口组二、对诸城恐龙化石赋存状况的思考通过以上对诸城地区恐龙化石埋藏情况的简要介绍,引起了我许多思考,总结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什么诸城地区赋存如此之多的恐龙化石?

根据现场地质地层观察可能是:诸城地区火山活动还是比较频繁的,因而形成和构成山间盆地紫红色碎屑堆积和断陷盆地湖泊沉积,而诸城所产出的恐龙化石密集的地方正是诸城这样盆地的边沿区域那么,现场恐龙化石埋藏情况也告诉我们,这里的化石并不是原地埋藏,而是异地埋藏,是被洪水搬运到这里的。

这些化石到了这样的盆地边沿区再也没地方搬运了,很自然地会被淤积赋存在这里,形成了富集的恐龙化石集群2、鸭嘴龙化石在诸城地区赋存如此之富集说明了什么?从产出的鸭嘴龙化石情况分析,诸城地区鸭嘴龙赋存如此富集可能是群体生活所致,说明鸭嘴龙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生活的。

臧家庄、库沟和龙骨涧鸭嘴龙化石赋存量最丰厚,密集程度最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植被茂盛,生机盎然,鸭嘴龙聚集在这里悠闲地生活着3、臧家庄、龙骨涧和库沟地层都是辛格庄组吗?

根据胡承志、程政武、庞其清和方晓思先生《巨型山东龙》专著中描述:“王氏群自上而下划分为常旺铺组、金刚口组、将军顶组和辛格庄组”;“常旺铺组为王氏群的最高层位”,接近于古近系或者第四系专著中在“山东诸城响水崖--凤台岭王氏群剖面图”上,还清楚表明臧家庄与常旺铺地层层位在一个层位上,意思就是说臧家庄地层属常旺铺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红土崖组。

据此,臧家庄、龙骨涧和库沟地层层位不都是辛格庄组,它们之间是有早晚之分的也许库沟要早于龙骨涧,是辛格庄组;而龙骨涧要早于臧家庄,是将军顶组或金刚口组;臧家庄应该是常旺铺组常旺铺组上覆古近系或第四系,而这一时期正是恐龙消亡时段,那么,更应该引起地层学和恐龙学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和研究了。

4、臧家庄、龙骨涧和库沟地层倾角不同说明了什么?

库沟岩层倾角45度

龙骨涧岩层倾角38度

臧家庄蟹子沟岩层倾角23度从上面这些图和数据中可以看出,现在库沟、龙骨涧和臧家庄地层倾角显现的是当时地质构造运动的状况,这说明当时库沟地质构造运动比较激烈,龙骨涧次之,臧家庄相对比较平缓但是,库沟和龙骨涧南高北低由南往北横向倾斜45度和38度,而臧家庄却是北高南低,由北往南横向倾斜23度,与龙骨涧和库沟正好反向。

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当时地层横向不一致吗?其实这是假象也许这一假象会告诉我们:它们之间不是同一地层单位,很可能是王氏群中所划分的早晚之分的不同层位单位,虽然它们都属于晚白垩世上白垩统王氏群我认为:库沟、龙骨涧和臧家庄地层关系应该是有早晚之分的。

5、诸城恐龙是怎么消失的?从库沟和臧家庄产出恐龙化石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库沟地层倾角45度,说明这里地质构造运动很激烈,最上层岩层基本是火山爆发后遗留下的紫红色粉砂砾岩;臧家庄倾角23度,地质运动相对平缓,这里没有紫红色粉砂砾岩。

我认为:这一现象说明,这里的恐龙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段臧家庄地层晚于库沟如果这一假说成立,那么,诸城恐龙消失,特别是诸城地区鸭嘴龙的消失,极有可能先是火山剧烈运动后,随之而来的是洪水泛滥,然后是瘟疫开始蔓延,导致诸城地区恐龙逐渐消失。

推断:库沟这个时期恐龙遭到了火山运动沉重打击,生态环境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开始了瘟疫流行到了臧家庄这个时期瘟疫可能开始蔓延、盛行了,因为在库沟产出一块变形荐椎,而臧家庄这里产出了一些许多发育不正常带有结核和粘连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对诸城地区恐龙消失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库沟产出的变形荐椎

蟹子沟产出恐龙化石肠骨结核

蟹子沟产出的恐龙化石肋骨结核

臧家庄蟹子沟产出恐龙化石坐骨变形,尺桡骨粘连三、诸城地区古地质地层学和恐龙学重点研究课题有哪些?我认为:1、诸城地区恐龙化石产出点地层之间的关系划分和确认是重点例如,库沟、龙骨涧、臧家庄之间的地层关系是否存在早中晚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更细致的地质地层年代的划分、恐龙分布与演化、恐龙消失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2、对鸭嘴龙的研究是重点这里产出的鸭嘴龙大小不一,大的有近20m长,小的才几m长,从发掘修复好的股骨化石中可以看出,最大的股骨171cm,最小的60cm在这里可以寻觅到鸭嘴龙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这些对于研究诸城地区鸭嘴龙的形态和演化过程,群居生活状况,生态环境,地质地貌等是十分必要的,有着可行性重要的科研和科普价值。

3、诸城地区晚白垩世上白垩统王氏群常旺铺组恐龙怎么消失的是重点这里的恐龙是突然消失的?还是洪水泛滥瘟疫流行逐渐消失的?这都是难解的谜但是,诸城地区能给研究者们提供病变恐龙化石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恐龙消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诸城地区是晚白垩世上白垩统王氏群地层和古生物,最为经典的地区之一,是恐龙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对于地质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恐龙学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十分重视这一研究、保护和利用,把这里建设成为我国地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特别是恐龙学的科研和科普基地,这必将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古地质地层和古生物,特别是恐龙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同时,为我们的经济领域中的旅游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许这些就是它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吧。

以上是我一点肤浅的思考,也不成熟,讲出来是为了引起地质地层学和恐龙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大家批评指正参考资料:胡承志.1973.《山东诸城巨型鸭嘴龙化石》.地质学报,2:179~206。

胡承志.程政武.1986.《巨型山东龙再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科学院院报,14:163~170胡承志.程政武.庞其清.方晓思.《巨型山东龙》.地质出版社,2001.10李敦景.2003.3《对龙骨涧鸭嘴龙化石埋藏情况的浅识》.中国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 117

赵喜进.李敦景. 方晓思等.2007.4《山东的巨大诸城龙》.地球学报,28:2:111--122柳永清.旷红伟.彭南.姬书安等.2010.7《鲁东诸城地区晚白垩世恐龙集群埋藏地沉积相与埋藏学初步研究》.地质论评.第55卷第4期

赵喜进.王克柏.李敦景.2011.11《巨大华夏龙》.地质通报.第30卷第11期何碧竹.乔秀夫.田洪水.张艳霞.2012.8.《山东诸城早白垩世莱阳期古地震事件与恐龙迁徙》地质学报.第86卷第8期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线